![]() |
||
![]() 全部產品分類
|
航運界網消息,德國老牌干散貨巨頭Oldendorff董事會成員Massimo Vignali在接受ShippingWatch采訪時透露,在目前動蕩的市場環境中,謹慎和保守的意識,穩字當先的心態被證明尤其重要。
Massimo Vignali在Oldendorff工作了近十年,在航運業有28年工作經驗。他指出,長期以來,Oldendorff一直采取保守、有風險意識的方法。在當今動蕩的市場環境中,這種心態被證明尤其重要。
他表示,“Oldendorff一直采取保守和風險意識強的方法,尤其是在管理商業和金融風險方面。”
“Oldendorff受益于鎖定長期貨物,以支持自有和租用的船隊。我們積極使用FFA和燃油對沖等金融工具來管理波動。多年來,這種策略幫助Oldendorff應對了困難的市場環境。”
事實上,Oldendorff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德國航運公司,成立于1921年。當時21歲的Egon Oldendorff成為漢堡一家小型航運公司的合伙人,后來更名為Lillienfeld & Oldendorff。
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,接下來的幾年進入經濟衰退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幾乎整個船隊都被扣押、沉沒或拆解。
如今,Oldendorff運營著700多艘船只,其中120艘為自有。仍然由總部位于呂貝克的控股公司Egon Oldendorff家族所有。
Massimo Vignali強調,過去的一年非常突出。
他表示,“這無疑是我職業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一年,主要是由于美國政策發生了轉變。”
“在過去的六個月里,我們看到貿易緊張局勢的復蘇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增加,這大大限制了公司制定長期計劃的能力。”
Oldendorff仍在訂購新船
Oldendorff沒有上市,不用公布財務業績。從船隊增長來看,近年來似乎仍在穩步擴張。自2008年以來,船隊增加了一倍多,平均船齡為9年。
他解釋稱,“Oldendorff的主要重點是保持一支年輕、高效的船隊,以支持商業績效和環境責任。”
在全球范圍內,干散貨船隊正在迅速老化,平均船齡現已接近13年。更嚴格的環境法規給船東帶來了更新船隊的壓力。
但由于船廠船臺緊張,特別是LNG船、油輪和集裝箱領域的競爭,新造船價格飆升。再加上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交付時間長,導致許多船東推遲了新訂單。
與此同時,市場上新干散貨船交付量明顯增加。BIMCO最新數據顯示,全球干散貨船市場將在2025年及2026年迎來一波顯著的新船交付潮,年交付總量預計將達到4120萬載重噸,創下自201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。
Massimo Vignali強調,這在船隊規模超過需求的領域尤其重要。
“從市場角度來看,運力過剩仍然是一個關鍵問題,特別是在卡爾薩姆型(Kamsarmax)和極靈便型船(Ultramax)領域,船隊增長繼續超過需求。因此,預計短期內這些規模的船舶利用率和租金將繼續面臨壓力。”
海岬型船市場不同
Oldendorff運營約130艘海岬型船。他指出,近年來,海岬型船細分市場的波動程度與其他干散貨市場不同。
他表示,“海岬型船市場呈現出更加平衡的局面。由于預計今年和明年的新造船交付量都處于歷史低位,可能會看到一些短期租金飆升,尤其是在2025年第四季度。”
“然而,即使在這個細分市場,溫和的運力過剩也可能限制漲幅,因此Oldendorff對前景仍然保持謹慎樂觀。”
他補充稱,Oldendorff繼續投資于新造船。
“船隊優化仍然是一個關鍵的優先事項。Oldendorff正在積極實施一系列節油技術,并擴大數字性能跟蹤系統的使用,以更好地了解和提高運營效率。”
他指出,“我們相信一種務實的方法:一旦新的解決方案被證明在運營上可行且可擴展,就對其進行投資。與此同時,繼續通過投資‘環保’型船舶、改裝和航行優化工具來提高船隊的效率。”
“在規劃替代燃料時,干散貨船不定期的運營增加了額外的復雜性。與班輪運輸不同,干散貨船的貿易模式和港口掛靠的可預測性要低得多,這使得在一致的基礎上協調替代燃料的加注變得更加困難。”